幾年前基於個人選擇,我加入備孕大軍,並開始留意國內與荷蘭各種助孕、孕期照顧、生產與養育新生兒的資訊。
相較於鎂光燈下,懷孕名人的正面、「幸福」形象,我在國內這類相關網路社群,看到更多的卻是焦慮:經濟焦慮(職涯未來?預算該怎麼花?) 、產後照護焦慮(月子如何做?給誰做?)與教養焦慮(要不要母乳親喂?何時添加副食品?眼花繚亂的教養專家建議聽誰的?)……。
一個國家或社會對於懷孕的相關政策和通俗應變措施,背後通常有更值得探討的集體價值觀。本文將試圖從個人經驗出發,探討荷蘭孕前與產後的特殊照護協助,期待提供讀者不同經驗,共同思考:
每個荷蘭產婦都會收到的「育兒物資箱」
在荷蘭,每個人都必須購買醫療保險。懷孕中期,助產士會提醒孕婦聯繫個人的保險公司,保險公司則會詳問孕婦產檢單位,和其所選定的產後照護單位資訊,並告知約在孕期八個月時,會將「育兒箱」寄達家裡。
至於荷蘭的「育兒箱」里有那些東西呢:防羊水破的隔離墊、產婦需用的衛生用品(例如產褥墊和鋪在床上的清潔巾)、消毒用70%的酒精、乾淨的棉花球、乾洗手等簡單照顧用品。整箱價值應該僅約30歐元(約人民幣234元)。
有人要問,這樣的小箱子幫助大嗎?──確實沒有人會為了物資箱生孩子,但對孕婦幫助卻不小,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家庭:我們雖然並非經濟弱勢,但因為伴侶和我都不是荷蘭人,也暫時不會說荷蘭語,所以是相對性的「文化弱勢」。這個育兒箱省去很多預備的麻煩,產後回家不僅可以馬上使用,即使需要添購,也可以拿著商品直接到店家去詢問,這樣即便是比手畫腳,都可以順利買到。例如,我們很快就意識到消毒用70%的酒精,確實好用。
這個育兒箱里,也包含如果產婦選擇在家生產的其他所需物品。
補充正確資訊:90% 荷蘭人在家生產?勿以訛傳訛
在這裡,要澄清一項目前在廣為流傳的錯誤資訊。確實,荷蘭以「較高比例的居家生產」而世界聞名。然而網路流言卻宣稱,近年仍有高達近90%的荷蘭人在家生產,這是誇大的謠傳。
荷蘭在二戰後,最高一度有達80%的在家生產比例。然而進入現代醫療系統後,WHO的資料顯示,2010年全荷蘭大約僅有30%左右真正在家生產,到了2013年,更是只有16%(相似信息也可以參照荷蘭當地媒體AD的報導)。在此,希望提供讀者獲取國外訊息時,能夠有更詳實的資料。
荷蘭產後的特殊照護制度:「Kraamzorg」寶寶管家
荷蘭另外有個值得一提的特殊產後照護制度──Kraamzorg,有人稱之為「荷蘭月嫂」,但我更喜歡另一種翻譯:「寶寶管家」。
這項制度歷史悠久,從早期的私人經驗,傳承到1926 年,荷蘭政府基於公共衛生考量,更積極介入的現代化護理培訓。
產婦出院當日聯繫,「寶寶管家」就會到家裡來,幫助安頓產婦和嬰兒。如今荷蘭的「寶寶管家」和傳統國內觀念的「月嫂」比較大的差異是:她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,部分初階人員僅具有寶寶管家的資格,部分人員則在完成進階受訓後,亦可以直接到醫院或特殊的養護中心擔任護理人員。
這個特殊的制度,其實也反映著荷蘭社會對於生產與照護這件事情的看法:
在懷孕第九個月,「寶寶管家」機構就會派人來家訪,機構多半是由私人公司承辦該項業務,產婦可自由選擇要由誰服務。家訪時,會跟准爸媽親解釋制度運作的方式。「寶寶管家」由保險公司給付,准爸媽依投保條件不同,每小時僅須給付部分金額。以我為例,我是最低投保的方案,一小時要付約5 歐元。
家訪時,如果准爸媽說將來希望給予配方奶,服務時數就是45小時。如果准爸媽希望試著親喂母乳或將母乳擠出瓶喂,服務時數則是49小時。伴侶和我因為都非荷蘭人,所以又獲得1.5小時的額外協助。
以我們家為例,總計得到50.5 小時的服務。這裡可以看出,不論是否鼓勵母乳親喂,但至少制度的背後,代表荷蘭社會體認到打算母乳親喂的家庭,需要更多的協助。
寶寶管家的服務時數安排,則會分散在產後的8 天左右,時數由長至短──前幾天是每日約8 小時,然後逐步減少,最後兩日可能只有4 小時左右。
每日寶寶管家的例行工作包括產婦傷口檢查,產婦體溫測量、寶寶體溫體重測量、協助寶寶清潔、母乳哺育姿勢指導、示範並教導新生兒父母嬰兒照料等技巧。同時協助打掃、家務整理和烹飪簡單的飲食。所有寶寶管家搜集來的數據和當日狀況會詳實紀錄在制式手冊上,萬一產婦或新生兒臨時有需要回診,醫師就可以有前幾日的資料可以參考。
與時俱進的育兒制度
在個人經驗上,「寶寶管家」幫助我們很多。例如:因為體質與健康狀況,產後幾天,我瘋狂盜汗,寶寶管家密切監測體溫變化,並與助產士、醫院保持密切聯繫,最後發現發燒的兩個可能性原因。加上,第一次當新手媽媽,我有很多問題,寶寶管家也都可以提供合理可能的醫學解釋。相較於只憑個人養育經驗,提供照顧新生兒的建議,這讓我更為安心。
隨著時代,此項制度繼續演變著:首先,在上一代荷蘭人中,由於在家生產比例較高,寶寶管家會與助產士共同協助接生,所以每位新生兒大約可獲得100個小時的服務時數;近年醫院生產較多,服務時數降低,並會扣除產婦待在醫院的天數(一天以6小時計)。
此外,荷蘭社會這幾年一直討論,待此次的新內閣正式運轉後,應該會儘速通過的「增加父親有薪陪產假到5 天」(現為2 天),可能使得未來寶寶管家提供的服務時數又更為減少。
因為,不僅有補助經費的排擠效應,社會主張提高父親有薪陪產假,也是認為未來寶寶管家的功能,應該要更集中在產婦與新生兒的醫療照護上──至於家事協助方面,不僅現代化電器可以協助(吸塵器、洗碗機),同時父親也應該負擔更多產後責任。
在職業展望上,由於寶寶管家薪水略低於助產士和護理人員,所以目前在職人員年齡偏高,未來荷蘭社會如何思考寶寶管家的角色定位,恐也將是這項制度是否能夠延續的因素之一。
育兒議題:談荷蘭的「育兒箱」與「寶寶管家」照護制度
幾年前基於個人選擇,我加入備孕大軍,並開始留意國內與荷蘭各種助孕、孕期照顧、生產與養育新生兒的資訊。
相較於鎂光燈下,懷孕名人的正面、「幸福」形象,我在國內這類相關網路社群,看到更多的卻是焦慮:經濟焦慮(職涯未來?預算該怎麼花?) 、產後照護焦慮(月子如何做?給誰做?)與教養焦慮(要不要母乳親喂?何時添加副食品?眼花繚亂的教養專家建議聽誰的?)……。
一個國家或社會對於懷孕的相關政策和通俗應變措施,背後通常有更值得探討的集體價值觀。本文將試圖從個人經驗出發,探討荷蘭孕前與產後的特殊照護協助,期待提供讀者不同經驗,共同思考:
每個荷蘭產婦都會收到的「育兒物資箱」
在荷蘭,每個人都必須購買醫療保險。懷孕中期,助產士會提醒孕婦聯繫個人的保險公司,保險公司則會詳問孕婦產檢單位,和其所選定的產後照護單位資訊,並告知約在孕期八個月時,會將「育兒箱」寄達家裡。
至於荷蘭的「育兒箱」里有那些東西呢:防羊水破的隔離墊、產婦需用的衛生用品(例如產褥墊和鋪在床上的清潔巾)、消毒用70%的酒精、乾淨的棉花球、乾洗手等簡單照顧用品。整箱價值應該僅約30歐元(約人民幣234元)。
有人要問,這樣的小箱子幫助大嗎?──確實沒有人會為了物資箱生孩子,但對孕婦幫助卻不小,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家庭:我們雖然並非經濟弱勢,但因為伴侶和我都不是荷蘭人,也暫時不會說荷蘭語,所以是相對性的「文化弱勢」。這個育兒箱省去很多預備的麻煩,產後回家不僅可以馬上使用,即使需要添購,也可以拿著商品直接到店家去詢問,這樣即便是比手畫腳,都可以順利買到。例如,我們很快就意識到消毒用70%的酒精,確實好用。
這個育兒箱里,也包含如果產婦選擇在家生產的其他所需物品。
補充正確資訊:90% 荷蘭人在家生產?勿以訛傳訛
在這裡,要澄清一項目前在廣為流傳的錯誤資訊。確實,荷蘭以「較高比例的居家生產」而世界聞名。然而網路流言卻宣稱,近年仍有高達近90%的荷蘭人在家生產,這是誇大的謠傳。
荷蘭在二戰後,最高一度有達80%的在家生產比例。然而進入現代醫療系統後,WHO的資料顯示,2010年全荷蘭大約僅有30%左右真正在家生產,到了2013年,更是只有16%(相似信息也可以參照荷蘭當地媒體AD的報導)。在此,希望提供讀者獲取國外訊息時,能夠有更詳實的資料。
荷蘭產後的特殊照護制度:「Kraamzorg」寶寶管家
荷蘭另外有個值得一提的特殊產後照護制度──Kraamzorg,有人稱之為「荷蘭月嫂」,但我更喜歡另一種翻譯:「寶寶管家」。
這項制度歷史悠久,從早期的私人經驗,傳承到1926 年,荷蘭政府基於公共衛生考量,更積極介入的現代化護理培訓。
產婦出院當日聯繫,「寶寶管家」就會到家裡來,幫助安頓產婦和嬰兒。如今荷蘭的「寶寶管家」和傳統國內觀念的「月嫂」比較大的差異是:她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,部分初階人員僅具有寶寶管家的資格,部分人員則在完成進階受訓後,亦可以直接到醫院或特殊的養護中心擔任護理人員。
這個特殊的制度,其實也反映著荷蘭社會對於生產與照護這件事情的看法:
在懷孕第九個月,「寶寶管家」機構就會派人來家訪,機構多半是由私人公司承辦該項業務,產婦可自由選擇要由誰服務。家訪時,會跟准爸媽親解釋制度運作的方式。「寶寶管家」由保險公司給付,准爸媽依投保條件不同,每小時僅須給付部分金額。以我為例,我是最低投保的方案,一小時要付約5 歐元。
家訪時,如果准爸媽說將來希望給予配方奶,服務時數就是45小時。如果准爸媽希望試著親喂母乳或將母乳擠出瓶喂,服務時數則是49小時。伴侶和我因為都非荷蘭人,所以又獲得1.5小時的額外協助。
以我們家為例,總計得到50.5 小時的服務。這裡可以看出,不論是否鼓勵母乳親喂,但至少制度的背後,代表荷蘭社會體認到打算母乳親喂的家庭,需要更多的協助。
寶寶管家的服務時數安排,則會分散在產後的8 天左右,時數由長至短──前幾天是每日約8 小時,然後逐步減少,最後兩日可能只有4 小時左右。
每日寶寶管家的例行工作包括產婦傷口檢查,產婦體溫測量、寶寶體溫體重測量、協助寶寶清潔、母乳哺育姿勢指導、示範並教導新生兒父母嬰兒照料等技巧。同時協助打掃、家務整理和烹飪簡單的飲食。所有寶寶管家搜集來的數據和當日狀況會詳實紀錄在制式手冊上,萬一產婦或新生兒臨時有需要回診,醫師就可以有前幾日的資料可以參考。
與時俱進的育兒制度
在個人經驗上,「寶寶管家」幫助我們很多。例如:因為體質與健康狀況,產後幾天,我瘋狂盜汗,寶寶管家密切監測體溫變化,並與助產士、醫院保持密切聯繫,最後發現發燒的兩個可能性原因。加上,第一次當新手媽媽,我有很多問題,寶寶管家也都可以提供合理可能的醫學解釋。相較於只憑個人養育經驗,提供照顧新生兒的建議,這讓我更為安心。
隨著時代,此項制度繼續演變著:首先,在上一代荷蘭人中,由於在家生產比例較高,寶寶管家會與助產士共同協助接生,所以每位新生兒大約可獲得100個小時的服務時數;近年醫院生產較多,服務時數降低,並會扣除產婦待在醫院的天數(一天以6小時計)。
此外,荷蘭社會這幾年一直討論,待此次的新內閣正式運轉後,應該會儘速通過的「增加父親有薪陪產假到5 天」(現為2 天),可能使得未來寶寶管家提供的服務時數又更為減少。
因為,不僅有補助經費的排擠效應,社會主張提高父親有薪陪產假,也是認為未來寶寶管家的功能,應該要更集中在產婦與新生兒的醫療照護上──至於家事協助方面,不僅現代化電器可以協助(吸塵器、洗碗機),同時父親也應該負擔更多產後責任。
在職業展望上,由於寶寶管家薪水略低於助產士和護理人員,所以目前在職人員年齡偏高,未來荷蘭社會如何思考寶寶管家的角色定位,恐也將是這項制度是否能夠延續的因素之一。